本帖最后由 在杰难逃 于 2019-6-25 19:16 编辑 
是这样的,咱们班因为有几位会书法的同学应咱语文老师生哥的要求
天天在语文课花几分钟讲书法
因此生哥对于咱班的作业还是比较注重书写
所以后来直接发展为给了咱班人手一本练字本天天写
 
 
还是那种一天写一课,第二天必须交的作业
 
 
结果第一次作业批改发下来之后,大家都发现有什么不对劲……
(@Oil油先辈,咱,不对!我发现好像在咱们我们!工作室的群待久了,貌似被模因感染了……)
是这样的,咱们班因为有几位会书法的同学应咱语文老师生哥的要求
天天在语文课花几分钟讲书法
因此生哥对于咱班的作业还是比较注重书写
所以后来直接发展为给了咱班人手一本练字本天天写
 
还是那种一天写一课,第二天必须交的作业
 
结果第一次作业批改发下来之后,大家都发现有什么不对劲……
(@Oil
什么?你不觉得这有什么?
好吧,那请你自行脑补你老师:五十多岁
素描、中国画水平技艺高超
在你作业本上画表情包……
表情包本身算是模因的一种表达方式吧。
偶尔皮一下感觉可还行.jpg
目前我还没找到做关于这方面统计的材料,但从诸如一些“父母用表情包比你还6”的文章来看,其实这种信息量含比较少,甚至可以说极少的模因本身就具有传播的优势(不会占用宿主太多的脑资源,姑且可以算作对模因传播有利的因素),再加上在网络上流行的表情包其本身即是由网络生态挑选出来的传播王者,即使是50+岁的人喜欢并被感染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jpg
偶尔皮一下感觉可还行.jpg
目前我还没找到做关于这方面统计的材料,但从诸如一些“父母用表情包比你还6”的文章来看,其实这种信息量含比较少,甚至可以说极少的模因本身就具有传播的优势(不会占用宿主太多的脑资源,姑且可以算作对模因传播有利的因素),再加上在网络上流行的表情包其本身即是由网络生态挑选出来的传播王者,即使是50+岁的人喜欢并被感染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