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社会中被泯灭的不单单是抱负,还有满腔向往着平等和公正的热血。——题记 
 许多人渴望着离开充满束缚和规则的学校。他们认为相比学校,社会更加自由和平等,没有老师的束缚;没有学校的规则;没有家长的比较。有的只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天地和等待他们打下的江山。 如果真的这么想,那未免太天真了,我们总说学校是亚社会,亚社会与社会唯一的区别就是覆盖人群的广度。当亚社会里就充斥着大量的校园霸凌;拉帮结派;团体斗争时,那真正的社会里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其实如果真说起来,现在的混子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其中有重大的作用。你们兴许不清楚,在七十年代如果你穿一双回力的球鞋去上学,是会被抢的;在八十年代一些偏远的县城里面,许多孩子上学书包里面是装着一把斧头的;在九十年代一些地区读书的孩子,大部分是随身带着水果刀的。而现在,更多的是赤手空拳的安心读书和打架斗殴的混子搏斗。他们争斗的原因从曾经的为了抢一件东西,为了获得一些利益而逐渐转变成了对名利的渴望。这在侧面反映出了国家推力对亚社会的影响,如今即使在二三线城市里,几乎是所有的学生早已是不愁吃穿了,再不济的家庭也能负担起孩子的粮食。虽然暂未能满足精神需求,但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顶级了。 最早进入社会的是那些混子,他们读不进去书但不意味着他们一无是处,人在哪一方面越不行,他在另外一方面就越容易混的风生水起。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刘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这种人进入社会之后,凭借着兄弟义气可以网罗到大量的人脉关系。而在中国,人情是最昂贵的。父亲曾严肃的和我说:“不要小看那些现在读书不好的人,他们将来要么混得风生水起,要么就进去了,相反,那些读书好的人在决断上大多会畏手畏脚,书读的越多,考虑的因素就越多,但往往是直率能够赢得更多的利益。”当初听不懂,现在想起来倒是豁然开朗。大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了。 中国从古至今都不乏年少轻狂,年老忧伤的人,杜甫便是之一。不同于李白,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曾见证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亦见证了导致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安史之乱。他曾望着高耸入云的泰山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在晚年时,他被叛军俘获,困居在长安城,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忧伤的感慨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和大多数现在的人一样,空有一身抱负,想要投奔明主但却又得不到重用。最后只得饥不果腹的饿死在由潭州向**而去的一条渔船上。 很凄惨但也很真实,社会的冰冷和残酷可以泯灭一切,包括坚毅的精神和正直的品格。但社会的兼爱和包容也可以赐予人和物新的生机,但是能够撑到那一步的人少之又少。 苏联的纯**法制体系的失败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法治国家奠定了前路和基础。自苏联解体,占有苏联86%资源的俄罗斯也在1993年12月12日通过了规定俄罗斯为共和制的民主法治国家,从此世界上坚持**道路的国家仅仅剩下了五个:中国;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越南**共和国;古巴共和国。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的**国家,我们担当起了建设**国家发展体系的先驱者。我们正在改变世界对**国家的刻板印象。 
 传统的**国家是纯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财富均衡管理,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特色**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国情产生的全新体系,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来稳定**核心,保证中国特色**的顺利推行,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实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事实证明了马克思的论断,**制度不可能依靠武力强制建立,必须自我进化。所以说现行的经济体制其实优于那所谓的**。但是中国特色**体系区别于**体系的另外一个特殊原因,就是在于国家的结构和内部构成,我国虽然是掺杂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家。但是我国的政治核心还是由人民管理,我国决策的每一部法案依旧是需要通过全国**的选择。 抱负亦可泯,但请记住,我们很不幸的生活在战乱的年代,但我们幸运的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