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随手的东西,传上了就拉倒的垃圾作品。【乐】
这个一会儿正着一会儿侧着的上传方式,就像我上传钉钉作业一样(
大体看了看,有种浓厚的文学气息,加上沙雕气息的感觉(
大体看了看,有种浓厚的文学气息,加上沙雕气息的感觉(
诺,帮你改了点



有点文化在的
字写的不错
熟悉的越换行越歪。
中国的文学作品,从经典的角度还是比较偏爱内涵的,包括意象的使用之类的,所以倒是有点日本现代文学的感觉;这里是广义的用法,因为包含这种特征的文化现象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比如那首算是有名的《她曾活过啊》。相似的部分在于社会发展所必然经历的阶段,经济上的乏力总是会感染社会风气,进而衍生成文化,所以在基调上的共情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那边的作品也不乏物哀与含蓄的表达,这几篇内容的实质还是相当空洞的;虽然青春期的牵强附会也有一些独到之处,但作品的本质总归是作者态度和精神的反映,以至于并不能引起多少共鸣。
中国的文学作品,从经典的角度还是比较偏爱内涵的,包括意象的使用之类的,所以倒是有点日本现代文学的感觉;这里是广义的用法,因为包含这种特征的文化现象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比如那首算是有名的《她曾活过啊》。相似的部分在于社会发展所必然经历的阶段,经济上的乏力总是会感染社会风气,进而衍生成文化,所以在基调上的共情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那边的作品也不乏物哀与含蓄的表达,这几篇内容的实质还是相当空洞的;虽然青春期的牵强附会也有一些独到之处,但作品的本质总归是作者态度和精神的反映,以至于并不能引起多少共鸣。
Doomsday_Envoy 发表于 2023-2-27 19:14
熟悉的越换行越歪。
中国的文学作品,从经典的角度还是比较偏爱内涵的,包括意象的使用之类的,所以倒是有 ...
前段时间换老师有点消沉,那天晚上不想写题就写下来了,精神实质我自己也没想过,那前昏昏沉沉的,大概是我写东西时候精神状态和心态吧。手法倒是没用,还有就是有部分谜语,是我前十年的生活从现在的角度看,毕竟也就是给自己看更多了,没太注意qwq
类似的奇怪的残稿我也写过一大堆,最后的结局,绝大多数都是被我撕掉扔了)
写的不错哦,继续加油!
很有特点的字,加油加油
有种上网课时候上传作业的感觉
Doomsday_Envoy 发表于 2023-2-27 19:14
熟悉的越换行越歪。
中国的文学作品,从经典的角度还是比较偏爱内涵的,包括意象的使用之类的,所以倒是有 ...
在理。青少年还是得多读点书,浮萍无根,飘飘如云,落不到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