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南』 于 2023-2-14 22:56 编辑
https://www.bilibili.com/blackboard/newplayer.html?playlist=false&crossDomain=1&aid=3571032&page=1
视频为:马勒第二交响曲,阿巴多指挥琉森节日管弦乐团,2003年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是我最喜爱的交响曲。它没有马勒第三交响曲那样野心勃勃,也不比第六,第九艰深,然而却称得上是马勒最伟大的作品。在BBC就“人类最伟大的20部交响曲”对两百多位指挥家的调查中,此曲赫然位于第五,仅次于莫扎特的第41交响曲。老实说,这首曲子排在第五确实是委屈了它的,实际上,我认为这首曲子可以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媲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讲述的是放弃自身欢乐而寻求全世界,全人类的幸福和欢乐,而马二则更贴近我们每个人。在这部交响曲中,马勒提出了一些哲学命题:生命是什么?生活是为什么?未来是什么?我们死了以后去哪里?
1892年,这部作品第一次首演了前三个乐章,反响不佳。当时马勒写作前三个乐章时并不打算命名为“复活”,而是“坟墓”,然而前三个乐章首演失败后,他参加一位友人的葬礼时听到了这一段词: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Mein Staub, nach kurzer Ruh!
我的尘埃啊,在短暂歇息后!
Unsterblich Leben! Unsterblich Leben Wird,
不灭的生命!不灭的生命召唤你,
der dich rief, dir geben.
并将其赐予你。
Wieder aufzublüh’n, wirst du gesät!
你被播种,直至再次开花!
Der Herr der Ernte geht,
收获之主前来,
Und sammelt Garben,
收割死去的我们,
Uns ein, die starben.
一如收割成捆的谷物!
于是他以此为灵感,写作了后两个乐章,并重定名为“复活”。1895年,这部作品完整的首演,大获成功,马勒从此由一位指挥家变成了作曲作的很好的指挥家。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从第一个音开始,马勒就营造了庄严,紧张的气氛,此后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上行的旋律,标志着葬礼的开始。
这是谁的葬礼?
“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所送葬的是我的《第一交响曲》的主角,我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到他的整个一生仿佛在洁净无瑕的镜面中反映出来。同时它又提出至关重要的问题:你生存的目的何在?你受苦是为了什么?这是否全都只是一个可怖而巨大的恶作剧呢?我们全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而我的答复就在最后乐章中。”
马勒在第一交响曲中,描述了一个英雄的诞生,而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这个英雄的死亡。
开头过后,各种乐器逐渐加入,气氛开始变得激昂,化作圣咏一般,可是并不美好,是和死亡的恐惧交织。很明显,这并不是一次平静圣洁的葬礼,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依然折磨着观众,生与死之间进行着循环,带来无尽的忧伤。最终,乐章在强有力的下行旋律中结束,泰坦倒下,英雄归于尘土。
第二乐章是一个温暖的舞曲,是对逝者人生中美好片段和青春岁月的追忆。
第三乐章是一首欢快的谐谑曲,想要完全理解这个乐章并不容易。我个人也是看了别人的乐评才摸清楚。这个乐章其实是取材于马勒的一首歌曲《圣安东尼对鱼儿布道》。这首歌曲讲的是圣安东尼对鱼儿布道,鱼儿们听的津津有味,然而圣安东尼讲完后,鱼儿们转身就把圣安东尼的教诲忘到了脑后,原先怎么游现在还怎么游。这无疑是对人类的辛辣讽刺,你可以向人类苦口婆心地宣讲,你可以向他们布道,你可以告诉人们该如何生活,该如何遵守禁忌,但是,人们总是无动于衷。于是,马勒在音乐中大加讽刺挖苦嘲笑,并且相信,只有极少数人能明白他的这些含义。在十九世纪末是如此,在物质富足,科技水平已经大幅提高的现在更是如此,或者说一直都是如此。于是这又提出了新的哲学命题:既然人类世界是这样的,那么生活的意义在于何处?
诚然,有人会选择离开。古斯塔夫•马勒的弟弟奥托•马勒就是如此。古斯塔夫一直认为奥托比他更有才华,前程会更加光明,然而在1895年,也就是这部交响曲首演的同一年,奥托饮弹自尽,留下绝笔:“生命令人厌烦,我退票了。”
第四乐章是短小的歌曲,与第三乐章不间断。在描绘了人类世界的种种后,第四乐章以歌曲的形式重新提出了第一乐章含蓄的提出过的命题。首先女声独唱高歌:
O Röschen rot!
噢,小红玫瑰!
Der Mensch liegt in grösster Not!
人类在巨大的困厄中!
Der Mensch liegt in grösster Pein!
人类在巨大的痛苦中!
Je lieber möcht’ ich im Himmel sein!
我宁可选择在天堂生活!
假如不理解第三乐章的真正含义,这四句话就成了无根之水,无病呻吟。
接着,较为急迫的乐段开始:
Da kam ich auf einen breiten Weg;
我行至宽阔的路径,
Da kam ein Engelein und wollt’ mich abweisen.
有天使前来,企图送我回去。
Ach nein! Ich liess mich nicht abweisen!
啊,不,我不愿被送回去!
Ich bin von Gott und will wieder zu Gott!
我来自上帝,也将回到上帝,
Der liebe Gott wird mir ein Lichtchen geben,
亲爱的上帝将给我小小的亮光,
Wird leuchten mir bis in das ewig selig Leben!
将照耀我至幸福的永生!
这一段是女声歌唱亡魂拒绝天使劝返,急寻天堂的故事。
突然,在第一乐章开头听到过的动机又出现了,天堂之门打开,最终的审判到来!第五乐章就这样在铜管爆炸性的声响中开始。
天堂之门打开了,弦乐代表的亡魂响应了它的号召。长笛在弦乐的pizzicato(拨弦)下开始吹奏复活主题。万物接受了上苍的恩泽,他们奏响代表祈求的主题,向上帝祈求救赎。复活主题又奏响了,这次更加坚定,第一次高潮到来,亡魂们站起身来接受上帝的感召,接下来是一段类似进行曲的乐段,亡魂们大步迈向复活之路。这一幕是光辉,感人的,一切好像近在眼前。然而阴郁的铜管却将音乐带入了黑暗,天堂之门关上了。
长号又奏响了祈求的主题,然而没有回应,于是众乐器一起呼应,呼唤!代表天国的动机又响了起来,上苍又给了回应,大家开始平静下来了。圆号孤寂地奏响天国动机,一只小号试探性地回应了。几声长笛寓意着上帝的使者,小号代表大家开始回应上帝,上帝的使者和世间万物又得到了回应。此时器乐段已经进入尾声,伟大的合唱即将响起。
合唱以ppp(极弱)的音量开始了。这是在所有合唱中最低,最弱的一句。
假如你真的去听了,此后我不再多跟大家说什么了,感受就好。
第一段改自以上改自克罗普斯托克的“复活”赞美诗。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Mein Staub, nach kurzer Ruh!
我的尘埃啊,在短暂歇息后!
Unsterblich Leben! Unsterblich Leben Wird,
不灭的生命!不灭的生命召唤你,
der dich rief, dir geben.
并将其赐予你。
Wieder aufzublüh’n, wirst du gesät!
你被播种,直至再次开花!
Der Herr der Ernte geht,
收获之主前来,
Und sammelt Garben,
收割死去的我们,
Uns ein, die starben.
一如收割成捆的谷物!
接着是马勒自己写的词。
O glaube, mein Herz, o glaube:,
坚信,我的心,要坚信—
Es geht dir nichts verloren!
你从未失去一切!
Dein ist, ja Dein, was du gesehnt,
你拥有,是的,你拥有渴求的一切,
Dein was du geliebt,
你拥有你热爱的一切,
Was du gestritten!
你欲争夺的一切!
O glaube:,
要坚信:
Du wardt nicht umsonst geboren!
你的诞生绝非枉然!
Hast nicht umsonst gelebt, gelitten!
你的生存和磨难绝非枉然!
Was entstanden ist, das muss vergehen!
生者必灭,
Was vergangen, auferstehen!
灭者必复活!
Hör’ auf zu beben!
不要惧怕!
Bereite dich zu leben!
准备迎接新生吧!
O Schmerz! Du Alldurchdringer! Dir bin ich entrungen!
啊,无孔不入的苦痛,我已脱离你的魔掌!
O Tod! Du Allbezwinger! Nun bist du bezwungen!
啊,无坚不摧的死亡,如今你已被征服!
Mit Flügeln, die ich mir errungen,
乘着以炽热之爱的动力赢得的双翼,我将振翅高飞,
Zum Licht, zu dem kein Aug’ gedrungen!
飞向肉眼未曾见过的光!
Sterben werd’ ich, um zu leben!
我将死亡,直至再生!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Mein Herz, in einem Nu!
我的心啊,就在一瞬间!
Was du geschlagen,
你奋力以求的一切,
Zu Gott wird es dich tragen!
将领你得见上帝!
这一幕感人至深,听到“复活,是的,你将复活”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这80分钟没有白费。
还是强烈推荐花上一个半小时去听听这首曲子,可能并不是很入门,但是马勒想说的很多都包含在歌词里了,剩下的我也告诉你了。初听马二是在寒假开始的时候,根据我在克伦姆佩勒版的留言,是1/12日。听完就彻底爱上了。现在这首曲子是我最喜欢的交响曲,在正式开学以前写完它的乐评是我的夙愿。
专辑指路:
1:阿巴多&琉森,2003年
这是阿巴多晚年隐退复出后的第一场演出,被誉为神演。
在b站还有视频,放在帖子里了,推荐去看,老人家指挥时的神情真的感人至深。
分享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的专辑《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 Debussy: La Mer (Live At Lucerne / 2003)》http://music.163.com/album/34474883?userid=3275037585 (@网易云音乐)
2:滕斯泰特&伦敦爱乐
属于是宝藏版本,听过的人不多,但是是真神演,腾斯泰特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非常感人和精彩。
分享Yvonne Kenny的专辑《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http://music.163.com/album/79738787?userid=3275037585 (@网易云音乐)
3:克伦姆佩勒
克伦姆佩勒是马勒的学生,一生致力于宣传马勒的作品,他的马二曾受过马勒本人的指导,是最有马勒味,非常贴近马勒本意的马二,和其他版本比起来可能略显平淡,然而确是经典。
分享Otto Klemperer的专辑《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http://music.163.com/album/2063737?userid=3275037585 (@网易云音乐)
复活,多么神圣的字眼。
前些天发生的一些事,证明是我想多了,他只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回复罢了。
然而我还是希望一些东西可以复活。
我期盼着,原先的那个mcbbs可以复活,虽然这看来只是空想
我期盼着那些日子,没有疫/情的日子可以复活。
我期盼着九上那些快乐充实,奋斗的日子可以复活。
我期盼着我失去的很多东西可以复活:信念,热情,之类的。
我期盼着,以前的那个我,那个并不像现在这样低落的我,那个充满热情和信念的我,那个好像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真的会复活吗?
上帝,天堂在哪?我该怎么复活?
请你告诉我!
全文共9403字节。
https://www.bilibili.com/blackboard/newplayer.html?playlist=false&crossDomain=1&aid=3571032&page=1
视频为:马勒第二交响曲,阿巴多指挥琉森节日管弦乐团,2003年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是我最喜爱的交响曲。它没有马勒第三交响曲那样野心勃勃,也不比第六,第九艰深,然而却称得上是马勒最伟大的作品。在BBC就“人类最伟大的20部交响曲”对两百多位指挥家的调查中,此曲赫然位于第五,仅次于莫扎特的第41交响曲。老实说,这首曲子排在第五确实是委屈了它的,实际上,我认为这首曲子可以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媲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讲述的是放弃自身欢乐而寻求全世界,全人类的幸福和欢乐,而马二则更贴近我们每个人。在这部交响曲中,马勒提出了一些哲学命题:生命是什么?生活是为什么?未来是什么?我们死了以后去哪里?
我们站在棺材旁,里面躺着的是我们深爱之人。一个声音撼动了我们的内心,不禁自问:‘生命、死亡,是什么?我们为何而活、为何而受苦?生命是场玩笑吗?我们会否永垂不朽?—马勒在1902年的音乐会上写道
1892年,这部作品第一次首演了前三个乐章,反响不佳。当时马勒写作前三个乐章时并不打算命名为“复活”,而是“坟墓”,然而前三个乐章首演失败后,他参加一位友人的葬礼时听到了这一段词: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Mein Staub, nach kurzer Ruh!
我的尘埃啊,在短暂歇息后!
Unsterblich Leben! Unsterblich Leben Wird,
不灭的生命!不灭的生命召唤你,
der dich rief, dir geben.
并将其赐予你。
Wieder aufzublüh’n, wirst du gesät!
你被播种,直至再次开花!
Der Herr der Ernte geht,
收获之主前来,
Und sammelt Garben,
收割死去的我们,
Uns ein, die starben.
一如收割成捆的谷物!
于是他以此为灵感,写作了后两个乐章,并重定名为“复活”。1895年,这部作品完整的首演,大获成功,马勒从此由一位指挥家变成了作曲作的很好的指挥家。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从第一个音开始,马勒就营造了庄严,紧张的气氛,此后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上行的旋律,标志着葬礼的开始。
这是谁的葬礼?
“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所送葬的是我的《第一交响曲》的主角,我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到他的整个一生仿佛在洁净无瑕的镜面中反映出来。同时它又提出至关重要的问题:你生存的目的何在?你受苦是为了什么?这是否全都只是一个可怖而巨大的恶作剧呢?我们全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而我的答复就在最后乐章中。”
马勒在第一交响曲中,描述了一个英雄的诞生,而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这个英雄的死亡。
开头过后,各种乐器逐渐加入,气氛开始变得激昂,化作圣咏一般,可是并不美好,是和死亡的恐惧交织。很明显,这并不是一次平静圣洁的葬礼,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依然折磨着观众,生与死之间进行着循环,带来无尽的忧伤。最终,乐章在强有力的下行旋律中结束,泰坦倒下,英雄归于尘土。
第二乐章是一个温暖的舞曲,是对逝者人生中美好片段和青春岁月的追忆。
你一定有过这样 的经历:参加了一个你所亲近的人的葬礼,然后,也许在归途中,你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幅很久以前的欢乐时刻的画面,就像一线明媚的阳光,没有任何云遮雾 障,于是你可能把刚才发生的事几乎忘掉,这就是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是一首欢快的谐谑曲,想要完全理解这个乐章并不容易。我个人也是看了别人的乐评才摸清楚。这个乐章其实是取材于马勒的一首歌曲《圣安东尼对鱼儿布道》。这首歌曲讲的是圣安东尼对鱼儿布道,鱼儿们听的津津有味,然而圣安东尼讲完后,鱼儿们转身就把圣安东尼的教诲忘到了脑后,原先怎么游现在还怎么游。这无疑是对人类的辛辣讽刺,你可以向人类苦口婆心地宣讲,你可以向他们布道,你可以告诉人们该如何生活,该如何遵守禁忌,但是,人们总是无动于衷。于是,马勒在音乐中大加讽刺挖苦嘲笑,并且相信,只有极少数人能明白他的这些含义。在十九世纪末是如此,在物质富足,科技水平已经大幅提高的现在更是如此,或者说一直都是如此。于是这又提出了新的哲学命题:既然人类世界是这样的,那么生活的意义在于何处?
诚然,有人会选择离开。古斯塔夫•马勒的弟弟奥托•马勒就是如此。古斯塔夫一直认为奥托比他更有才华,前程会更加光明,然而在1895年,也就是这部交响曲首演的同一年,奥托饮弹自尽,留下绝笔:“生命令人厌烦,我退票了。”
第四乐章是短小的歌曲,与第三乐章不间断。在描绘了人类世界的种种后,第四乐章以歌曲的形式重新提出了第一乐章含蓄的提出过的命题。首先女声独唱高歌:
O Röschen rot!
噢,小红玫瑰!
Der Mensch liegt in grösster Not!
人类在巨大的困厄中!
Der Mensch liegt in grösster Pein!
人类在巨大的痛苦中!
Je lieber möcht’ ich im Himmel sein!
我宁可选择在天堂生活!
假如不理解第三乐章的真正含义,这四句话就成了无根之水,无病呻吟。
接着,较为急迫的乐段开始:
Da kam ich auf einen breiten Weg;
我行至宽阔的路径,
Da kam ein Engelein und wollt’ mich abweisen.
有天使前来,企图送我回去。
Ach nein! Ich liess mich nicht abweisen!
啊,不,我不愿被送回去!
Ich bin von Gott und will wieder zu Gott!
我来自上帝,也将回到上帝,
Der liebe Gott wird mir ein Lichtchen geben,
亲爱的上帝将给我小小的亮光,
Wird leuchten mir bis in das ewig selig Leben!
将照耀我至幸福的永生!
这一段是女声歌唱亡魂拒绝天使劝返,急寻天堂的故事。
突然,在第一乐章开头听到过的动机又出现了,天堂之门打开,最终的审判到来!第五乐章就这样在铜管爆炸性的声响中开始。
天堂之门打开了,弦乐代表的亡魂响应了它的号召。长笛在弦乐的pizzicato(拨弦)下开始吹奏复活主题。万物接受了上苍的恩泽,他们奏响代表祈求的主题,向上帝祈求救赎。复活主题又奏响了,这次更加坚定,第一次高潮到来,亡魂们站起身来接受上帝的感召,接下来是一段类似进行曲的乐段,亡魂们大步迈向复活之路。这一幕是光辉,感人的,一切好像近在眼前。然而阴郁的铜管却将音乐带入了黑暗,天堂之门关上了。
长号又奏响了祈求的主题,然而没有回应,于是众乐器一起呼应,呼唤!代表天国的动机又响了起来,上苍又给了回应,大家开始平静下来了。圆号孤寂地奏响天国动机,一只小号试探性地回应了。几声长笛寓意着上帝的使者,小号代表大家开始回应上帝,上帝的使者和世间万物又得到了回应。此时器乐段已经进入尾声,伟大的合唱即将响起。
合唱以ppp(极弱)的音量开始了。这是在所有合唱中最低,最弱的一句。
假如你真的去听了,此后我不再多跟大家说什么了,感受就好。
第一段改自以上改自克罗普斯托克的“复活”赞美诗。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Mein Staub, nach kurzer Ruh!
我的尘埃啊,在短暂歇息后!
Unsterblich Leben! Unsterblich Leben Wird,
不灭的生命!不灭的生命召唤你,
der dich rief, dir geben.
并将其赐予你。
Wieder aufzublüh’n, wirst du gesät!
你被播种,直至再次开花!
Der Herr der Ernte geht,
收获之主前来,
Und sammelt Garben,
收割死去的我们,
Uns ein, die starben.
一如收割成捆的谷物!
接着是马勒自己写的词。
O glaube, mein Herz, o glaube:,
坚信,我的心,要坚信—
Es geht dir nichts verloren!
你从未失去一切!
Dein ist, ja Dein, was du gesehnt,
你拥有,是的,你拥有渴求的一切,
Dein was du geliebt,
你拥有你热爱的一切,
Was du gestritten!
你欲争夺的一切!
O glaube:,
要坚信:
Du wardt nicht umsonst geboren!
你的诞生绝非枉然!
Hast nicht umsonst gelebt, gelitten!
你的生存和磨难绝非枉然!
Was entstanden ist, das muss vergehen!
生者必灭,
Was vergangen, auferstehen!
灭者必复活!
Hör’ auf zu beben!
不要惧怕!
Bereite dich zu leben!
准备迎接新生吧!
O Schmerz! Du Alldurchdringer! Dir bin ich entrungen!
啊,无孔不入的苦痛,我已脱离你的魔掌!
O Tod! Du Allbezwinger! Nun bist du bezwungen!
啊,无坚不摧的死亡,如今你已被征服!
Mit Flügeln, die ich mir errungen,
乘着以炽热之爱的动力赢得的双翼,我将振翅高飞,
Zum Licht, zu dem kein Aug’ gedrungen!
飞向肉眼未曾见过的光!
Sterben werd’ ich, um zu leben!
我将死亡,直至再生!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Mein Herz, in einem Nu!
我的心啊,就在一瞬间!
Was du geschlagen,
你奋力以求的一切,
Zu Gott wird es dich tragen!
将领你得见上帝!
这一幕感人至深,听到“复活,是的,你将复活”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这80分钟没有白费。
还是强烈推荐花上一个半小时去听听这首曲子,可能并不是很入门,但是马勒想说的很多都包含在歌词里了,剩下的我也告诉你了。初听马二是在寒假开始的时候,根据我在克伦姆佩勒版的留言,是1/12日。听完就彻底爱上了。现在这首曲子是我最喜欢的交响曲,在正式开学以前写完它的乐评是我的夙愿。
专辑指路:
1:阿巴多&琉森,2003年

这是阿巴多晚年隐退复出后的第一场演出,被誉为神演。
在b站还有视频,放在帖子里了,推荐去看,老人家指挥时的神情真的感人至深。
分享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的专辑《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 Debussy: La Mer (Live At Lucerne / 2003)》http://music.163.com/album/34474883?userid=3275037585 (@网易云音乐)
2:滕斯泰特&伦敦爱乐

属于是宝藏版本,听过的人不多,但是是真神演,腾斯泰特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非常感人和精彩。
分享Yvonne Kenny的专辑《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http://music.163.com/album/79738787?userid=3275037585 (@网易云音乐)
3:克伦姆佩勒

克伦姆佩勒是马勒的学生,一生致力于宣传马勒的作品,他的马二曾受过马勒本人的指导,是最有马勒味,非常贴近马勒本意的马二,和其他版本比起来可能略显平淡,然而确是经典。
分享Otto Klemperer的专辑《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http://music.163.com/album/2063737?userid=3275037585 (@网易云音乐)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2000 才可浏览
复活,多么神圣的字眼。
前些天发生的一些事,证明是我想多了,他只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回复罢了。
然而我还是希望一些东西可以复活。
我期盼着,原先的那个mcbbs可以复活,虽然这看来只是空想
我期盼着那些日子,没有疫/情的日子可以复活。
我期盼着九上那些快乐充实,奋斗的日子可以复活。
我期盼着我失去的很多东西可以复活:信念,热情,之类的。
我期盼着,以前的那个我,那个并不像现在这样低落的我,那个充满热情和信念的我,那个好像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真的会复活吗?
上帝,天堂在哪?我该怎么复活?
请你告诉我!
全文共9403字节。
为什么会喜欢古典音乐,可能是因为喜欢其中的哲理吧。
我喜欢玩游戏,喜欢玩那种剧情向的游戏,因为那种剧情类的游戏总能或多或少的反映一些社会的现实,并加以对这些社会现实的看法,这就是我喜欢这些游戏的原因。
或许你也是吧。
你们都开学了,最后也不知道跟谁一块聊了(哭
我喜欢玩游戏,喜欢玩那种剧情向的游戏,因为那种剧情类的游戏总能或多或少的反映一些社会的现实,并加以对这些社会现实的看法,这就是我喜欢这些游戏的原因。
或许你也是吧。
你们都开学了,最后也不知道跟谁一块聊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