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ake
本帖最后由 bleake 于 2021-1-16 23:43 编辑

【一月活动】

军靴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用血肉之躯阻挡辐射的人们
友情提醒: 本文设定为政府在一次重大事故后对民众隐瞒了实情。
                  本文背景为真实事件,但其中所包含的故事以及角色都是虚拟的,
                  还请各位看官少点吐槽,毕竟这种“历史颠覆型”小说属于科幻。
                  第二页附录图片较多,请让圆圈多转一会儿。
                  建议阅读第二页时点击“查看所有”以获得最佳体验。
                  正文部分字数大约7200+,请耐心阅读。
正片开始

斑驳的大门被推开了,这条走廊已经沉寂了三十年。朱红色的白桦木台阶落满了灰尘。门口的那个人张望了一下,着一双军靴踏上了台阶。他抚摸着剥落的墙纸,一阵忧郁袭上心头......

1986-4-25  深夜


1986-4-26  凌晨


2016-7-18  上午


  那是三十年前。


  邱比尔想着父亲的事迹,陷入了沉思。


  拖拉机在小镇荒废的街道上行驶着


郊野的草地上,是一栋房子。


  “在靴子里面”那块石板上的字迹勉强还能辨认出来。


  天空漆黑一团,只有淡淡的月光。


  夜深了,月光却皎洁起来,朗照着大地。


  邱比尔觉得车里很闷,便坐在了老屋的楼梯口。四周静悄悄的,楼梯通向深不见底的黑色。


  邱比尔突然为自己的悲观和多愁善感感到奇怪,于是便停止了思绪。


  2016-9-14

  昏暗的房间里充斥着酒精的味道,地毯上堆满了酒瓶和碎玻璃。


2026-4-26



[spoiler]
The End



2021.12 数据,可能有更多内容
【一月活动】

军靴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用血肉之躯阻挡辐射的人们
友情提醒: 本文设定为政府在一次重大事故后对民众隐瞒了实情。
   本文背景为真实事件,但其中所包含的故事以及角色都是虚拟的,
   还请各位看官少点吐槽,毕竟这种“历史颠覆型”小说属于科幻。
   第二页附录图片较多,请让圆圈多转一会儿。
   建议阅读第二页时点击“查看所有”以获得最佳体验。
   正文部分字数大约7200+,请耐心阅读。
正片开始
斑驳的大门被推开了,这条走廊已经沉寂了三十年。朱红色的白桦木台阶落满了灰尘。门口的那个人张望了一下,着一双军靴踏上了台阶。他抚摸着剥落的墙纸,一阵忧郁袭上心头......

1986-4-25深夜
这是一个寂静而却温馨的夜晚,邱比尔颠颠簸簸坐了一天车,终于回到了那个他日思夜想的家。
他轻轻地走过家门口的草地,推开了那扇半掩着的门,他明白,妻子娜尼雅正等着他回来呢。
黑色的皮靴踏上了打扫得一尘不染的白桦木台阶,发出了一声响声。在楼上客厅沙发上睡眼朦胧的娜尼雅听见了异常,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站起身来:“是谁呀?”
邱比尔从楼梯下探出半个身子,他看见妻子苍白的脸上绽开了一朵花,像秋天那门前草地上的野菊一样。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抱住妻子。“你可把我想死了,你知道吗宝贝?”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女人,仿佛一个丢了宝贝的小孩获得了失而复得的玩具。
1986-4-26凌晨
他们一起躺在正对着窗子的床上。明明已经分离好几个月了,但他们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静静地彼此对视着,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着。或许,是说不完的原因吧。“你知道吗,你要当爸爸了。”娜妮雅望向窗外明净的夜空,突然说道。邱比尔拉开了床头的吊灯,以便看清楚妻子那微微隆起的小腹。“它已经几个月了?”邱比尔眼中饱含着怜爱,“哦!暂且让我用 ‘它’ 称呼你,小宝贝,毕竟我还不知道你的性别呢。”这个男人俯下身,轻轻吻了一下她的肚皮。“我希望他是个男孩,而且我想给他取名邱比尔!”妻子看着眼前这个孩子气复发的男人,轻轻说道。“不,邱比尔不好,邱比尔只会一天天在部队里,从来不回来陪他的妻子。”他内心充满了自责,“我给他取个名字吧......”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一阵强光,像一道利剑的光,瞬间割开了宁静的夜色。“那是什么?”娜妮雅问道。“难道是那个工厂爆炸了?”邱比尔带着疑惑说。“但是,那真的好美......”娜妮雅不自觉地站起身来,凝视着窗外。邱比尔站在她身后,抚摸着她柔顺的头发。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打断了美好。邱比尔拿起了话筒:“什么?好的,我马上到!”“怎么了?”妻子望着邱比尔略显焦急的脸庞问道。“部队要我回去,你在家里好好待着,我很快会回来。”邱比尔一边说着,一边穿上外套和靴子,“一定要在家好好的!”
黑色的皮靴踏上了白桦木台阶,这次是一串急促的响声。娜妮雅望着丈夫狂奔着向着那道蓝白色的光去了,眼神空空荡荡的。“一定不要出什么事……”她突然觉得哪里不对。
他们并不知道,那道光,是死亡的美丽......
2016-7-18上午
邱比尔坐在一个农家拖拉机里。顺着泥土路向前进。
他认为自己和父亲很像,就好像他们的名字是一样的,他甚至清晰地记得自己只有几个月大时候的事情,那是 1986 年的事情了(时间是他母亲提醒的)。那场灾难摧毁了他的一切,甚至还有他自己的右臂——他是一个畸形儿。他在母亲的叙述下知道了自己襁褓时代的灾难,尽管这和教科书上的轻描淡写完全不一样。

那是三十年前。

邱比尔被紧急召到临时医院,在这之前,他已经签了一份保密协议。
医院里到处都是伤员,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他的上司告诉他,不要过多暴露皮肤,不要和病人说话,他即将穿过这片医院,去执行一场重要的任务。
这次任务,是他最后一次任务。    上司领着他们一行人来到一片空旷的场地上,他们身后就是那个几天前发生爆炸的工厂,在他们身旁,是几架直升机和一支医疗小队。“同志们!你们面对的任务,也许是你一生中最危险的任务。经过几天的连夜救火,这个核电站周围的火势已经基本控制住了,但是,这里的核心仍然温度很高。这就意味着,它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你们要做的是,驾驶着直升机,把沙土倾倒在核心上。”那个军官十分严肃地说着。邱比尔发现他是个上尉。
人群中发出了一阵骚动。一个人大声吼道:“我才二十五岁,我不想去送死!”“都安静下来!”上尉厉声喝道,“我理解你们的心情,这的确可能是你一生最后一次任务。但是,你们牺牲了,却救了整个城市的人!你们将被载入史册!辐射有什么好怕的?你们一共十五人,一人只需要飞一趟,每趟我都会随机陪一个人上飞机!你们害怕的现在就可以走。”人群安静了,人人脸上都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仿佛有一股力量把他们全部定在原地。“你们是国家最优秀的飞行员!现在,我再问你们一遍,你们怕不怕?!”邱比尔心中燃起了一团火,他出列了:“长官!让我上!”
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上尉和他缓缓开到了反应堆正上方。邱比尔向下望去,他看见一团白色的炽热物质,于是打开了吊着的沙石桶。沙石纷纷掉落下去了。“士兵!你完成得很好,现在可以回去了!”邱比尔自言自语道。就在他想要下降时,直升机的仪表有了异常,整个机身无法控制地旋转起来。“长官,我不能控制方向了!”邱比尔绝望地说。“辐射太强了,仪表被干扰了,坚持住!”上尉快速地调试着各种按钮,脸庞因为辐射而通红。旋转之中,邱比尔的脑袋撞上了机舱,一阵剧痛传遍他的身体。“该死!坚持住,士兵!”邱比尔强忍着痛,竭尽全力控制着飞机。最终,直升机平稳地降落在地面,此时的邱比尔已经不知道到底是自己的脑袋在操纵飞机还是自己的意志让手检出下去了。他一下子昏倒了了座位上……
邱比尔想着父亲的事迹,陷入了沉思。

他一直想要追随父亲的脚步,于是他努力考上了军校。因为天生失去了右臂,他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着才被破格录取。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名军人。现在,他退居二线,拿着预备役的工资,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
邱比尔在爆炸后出生的孩子里是幸运的。他身边的孩子大多活不到成年就去世了。癌症,歧视,偏见……这些是他挥不去的阴影。但好在他有一个坚强的母亲,守护着他长大。他从母亲那里了解到了这个素未谋面就去世的父亲,并且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
但是十年前,那位敬爱的母亲也因为辐射诱发的疾病去世了。之前他以为部队里的任务没有时间,退役后他于是遵循母亲的遗愿,要带着那个上尉送给他父亲的靴子去故乡看看父亲的墓。
“这个遗愿多么奇怪!”邱比尔望着越来越近的故乡道。他已经把上尉的靴子仔仔细细看了个遍,却没发现奇特之处。他内心的疑惑越来越大了。
为了这次远行,他做了颇多准备。他缝制了一套内嵌有薄铅板的衣服,正穿在身上,还有一双军用皮靴,这是因为父亲和他都喜欢军靴,穿着这双靴子,就好像和父亲同在。他还在小镇上花了半个月的工资才说服那些农民租他一辆拖拉机。
清晨的雾气还很浓,邱比尔看见一个褪色的辐射警示标志,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故乡。
迷茫中没有人知道,邱比尔与这双上尉的靴子,将成为传奇。
拖拉机在小镇荒废的街道上行驶着

由于邱比尔奇特的记忆能力,即使是幼儿时期经过一次这里,他也是过目不忘。现在,他正凭着记忆在荒芜的小镇里穿行。
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又陌生。自从红旗从克里姆林宫前永远降下起,这片土地便蒙上了厚厚的面纱。资料上只有轻描淡写的几笔,似乎这场事故不是很严重。邱比尔并不着急直接回到过去的家,他想好好看看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故乡。这里埋藏着他心底最大的疑惑。
事故前,这里是一个宁静的小镇,事故后,这里是一个寂静的小镇。除了风吹动树叶的悉悉簌簌声和拖拉机的轰鸣声,别的便是死一般的沉寂。邱比尔听着这些单调的声音,心情似乎有些压抑。
街道两旁是房屋,大部分的房屋已经剥落了油漆,破损的窗帘随着风飘动,显示着这里过去的人的踪迹。荒草长得漫上了街道,肆无忌惮地侵蚀着人类的遗物。
开了不久,邱比尔来到了小镇唯一的医院,他自己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他停下了车,决定进去看看。医院的正门被杂物掩埋了,无法进入,但地下室倒是没有上锁。邱比尔打开电筒,借着这点光在地下室探索着。
地下室荒废了三十年,显得格外阴森。邱比尔每走一两步都会发现血迹和废旧的防毒面具。他甚至在一个房间里发现了满地堆积的防毒面具,隔壁的房间还有成堆的衣物,那是为了防止辐射而贮存在这里的。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场事故并没有那么简单。军靴缓缓踏过破碎一地的玻璃,走过陈年的血迹,在走廊尽头。邱比尔推开那扇半掩着的门,手电照到的地方是一具婴儿的骸骨。“该死!”邱比尔打了个寒噤。这里的一切太过于压抑了,每一处地方都在刺痛着邱比尔的心。他似乎可以看见受辐射者的绝望挣扎,感受到他们的痛苦。邱比尔感到一阵恶心,快速地跑了出去。清晨的雾气已经消散了,天空一片明净。邱比尔大口喘着气,跪倒在了地上。“难道,真的死了那么多人吗......”邱比尔回忆着资料上的数据,“500 人死亡,1 万人受辐射......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    远处,高高的反应堆石棺矗立着,那是用来隔绝辐射的。
郊野的草地上,是一栋房子。
母亲给邱比尔描述的家乡的房子,是在一片草地上的小别墅。房子前是几棵高大的松树,房子后是一片花园,每到秋天,那里都会有野菊......现在的邱比尔,正面对的就是这么一座房子。只不过屋顶塌陷了,那个花园也是杂草丛生。
邱比尔下了拖拉机。他带了两瓶伏特加,一瓶给自己,还有一瓶给逝去的父亲。他沿着乡间小道缓缓走向那个家,内心杂乱。已经是傍晚了。邱比尔在父亲的墓旁边坐下。那是一方小小的土包,墓志铭上写着“这里长眠着英勇的人民战士邱比尔”。他打开瓶塞,在父亲的墓前放好。“父亲,我来看你了......”他瘫坐在墓前,急切地想要发泄一天积累的所有哀愁与不满。“你和母亲在天堂还好吗?你知道吗,母亲常常和我说起你。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还是把你当成英雄,是最伟大的。我也当兵了,你应该很欣慰吧。”他大口喝着伏特加说道。“我一直以为母亲说的是错的。我相信那几个轻飘飘的数据。但是,今天我的想法似乎被完全改写了。当我在那个医院里的时候,我似乎可以听见病人无助的哭泣,我第一次感觉到害怕......”邱比尔眼睛朦胧了。“我以为你是那五百个被不幸选中的人里的一员,我也是不幸的那一个。辐射夺取了你的生命,母亲的生命和我的右臂......”他的语气突然激愤起来,“为什么上天如此不公!”他绝望地喊道。天空中的火烧云像血一样在燃烧着。他跪在墓前,将父亲的那瓶伏特加洒下。“父亲,我想你了......我需要你把我救出去......你可以回答我吗......”他无助地摇摇头,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来......    当他擦干眼泪,他似乎隐隐约约看见刚刚被酒冲掉的泥土下有些什么。
“在靴子里面”那块石板上的字迹勉强还能辨认出来。

邱比尔看了看在一旁的上尉的军靴,脑子里闪过一道蓝白色的光亮,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抽出随身携带的小刀,一下子划开了靴底。一张薄薄的信纸飘落下来。
借着晚霞仅剩的余晖,他颤抖着打开了信。
亲爱的邱比尔,我的宝贝儿子:
    当你看到这封简短的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也许你认为我的字有些潦草,但我现在已经难以提笔了。核辐射让我的皮肤溃烂,抓笔写作对我来说很难。所以,我们就长话短说吧。
    爸爸对不起你,没有能够在你出生后给你一些快乐。其实,我也很后悔,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你那肉嘟嘟的小脸蛋。可是,爸爸是为了人民而牺牲的。你读这封信时,应该可以原谅我了吧……
    我这一生,没能留下什么,但我还是有一份微薄的遗产,就放在家里的壁炉里。希望在你那个年代,可以将这笔遗产“发扬”出去。千万不要辜负我的希望啊!
    最后,希望你可以快乐地成长!也希望你可以记住爸爸,记住在那个遥远的国度永远有一个亲人在看着你……
   
    你病榻上的父亲,
    1986-5-2

邱比尔的泪腺不受控制地分泌液滴,泪再次顺着脸颊流下,滴在信纸上,模糊了字迹。

天空漆黑一团,只有淡淡的月光。

邱比尔坐在地上好一会才缓过来,他想起父亲的那笔“遗产”,于是想到屋子里看看。
他推开了门,映入眼帘的是记忆里熟悉的白桦木楼梯,只不过上面的漆已经剥落褪色。此时的他没空和这间老房子叙旧,他穿着军靴很快地上了楼。二楼的客厅便有一个壁炉,那里曾经是母亲经常烤火的地方。
酒劲上头,他发了疯似的用仅存的左手挖着炉灰。积蓄已久的灰尘飘扬在空中,把月亮衬得朦朦胧胧的。
空中的灰尘渐渐积淀下来,在邱比尔面前的是一个大大的铁皮箱子。他一用力便将箱子从暗坑里拉了出来。
箱子并没有上锁,他于是打开了盖子。箱子里的东西被用干燥的材料保护得很好。
借着月光,邱比尔清点着箱子里的东西:一把父亲留下来的莫辛-纳甘步枪、一叠厚厚的资料,上面写着“给邱比尔·洛夫斯基”,还有一些父亲的勋章。
邱比尔端起有些生锈的步枪,细细地端详着。看着这把“古董枪”和那些勋章,他仿佛回到了那个红色的年代。
由于屋内太暗,邱比尔背起枪,提着箱子走向那个拖拉机,想要借那里的灯光看看这些厚厚的资料。

夜深了,月光却皎洁起来,朗照着大地。

邱比尔将箱子放在副驾驶的座位上,拿起了一些资料。他翻开目录,第一部分是父亲前世的日记,第二部分是“受害者名单”,第三部分是一片关于反应堆缺陷的论文。
邱比尔激动而又沉重地翻开纸页,这正是他这么多年想揭开的谜题。
1986-4-27,晴
当我苏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昏迷了多久。医生说我有轻微的脑震荡,还受了很大剂量的辐射。好在这个医生并没有宣判我的日期。我感觉有些头昏脑胀,嘴里有一股金属的味道,皮肤也是火辣辣的,好像被烧过一样。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当你从棕熊口下逃生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不是检查自己伤在哪里,而是应该庆幸你自己还活着。”无论我的日子还有多少,我都应该庆幸,因为我的生命献给了人民。
医护人员把我和上尉分在了同一个病房。今天我们精神状态都还不错,所以我们聊了很久。他的家乡离我不远,也就几十公里的距离。我了解到他的家人基本上都离他而去了,他自己也没有子嗣。这也许就是白天他那么毅然决然而又义无反顾的原因吧。
今天也累了,就写到这里了。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地度过最后的这些日子。

1986-4-28,阴
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阴天的病房是挺闷得难受,不过有一个人能聊聊天还是挺好的
我和上尉渐渐熟悉了。他告诉我政府准备封锁消息,到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知道真相。因为这场事故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高层领导决定隐瞒伤亡人数和损失,还准备推卸责任。
但是,我们的一些人并不准备让这一切发生。一个核物理学家给了上尉一些资料,这些将会是今后证明政府错误做法和惩戒那些错误操作的实验人员的有力证据。但现在这些资料可不能被公开。毕竟在这个年代,政府的做法就是正确的做法,我们几个人不可能改变这些错误的事实。但上尉又没有继承人,所以我决定帮助他们。我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和娜尼雅交流一下情况。我想,她应该会支持我的。顺便一说,上尉今天还将他的那双军靴送给了我,这可是莫大的荣幸。
病情变得很奇怪,似乎在好转,但医生说还不可以掉以轻心。

1986-4-29,晴
很幸运能够拥有一个支持自己的妻子。今天娜尼雅被批准来照顾我,心里觉得舒坦多了。她支持我的做法,并且想帮我们统计受灾人数。上尉正好有几个下属在政府,他们也许可以帮上忙。娜尼雅在下午的时候将资料秘密搬回家中了,我们决定把它们放在壁炉下的暗格里,这样应该不会被发现。
虽然现在病情稳定下来了,但是我的头发开始脱落,牙齿也觉得变得松松垮垮,似乎还有些皮肤病。感觉那些碘片并没有起任何作用。

1986-5-2,晴
关于怎么把这些秘密文件保存下来并且让那个还在肚子里的小邱比尔知道,娜尼雅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将我的一封信缝到上尉的军靴里。但愿那个小兔崽子不要辜负这么多人的期望。
前几天都没有记日记。我从家乡的医院搬到首都医院。病情突然变得严重了,我今天刷牙时甚至崩断了一颗牙齿,头发在几天内就掉光了。皮肤也开始溃烂。我感觉自己就要在这病床上腐烂。

1986-5-3,晴
我的器官开始衰竭,说实话,我还是挺害怕的。现在动一下都周身骨痛。娜尼雅一直陪着我,似乎可以减轻一些病痛。
妻子劝我不要再写日记了,好好养病。好吧,我的身体的确不允许我再写下去了。

邱比尔觉得车里很闷,便坐在了老屋的楼梯口。四周静悄悄的,楼梯通向深不见底的黑色。

他看着这些最后的越写越短的日记,心中翻腾着苦涩的味道。
他想起了母亲曾经给他讲过的事情。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1986 年 5 月 10 日,那天我最后一次去医院看他。那天天气很晴朗,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我走进病房,这个病房只剩下你父亲一个人了,其余人不是痊愈就是永远走了。
他的病床靠着窗户,我轻轻走过去,坐在床头边。“娜尼雅,你来了。”他挤出一句微弱的话。这个时候,他已经双目失明,身上的皮肤大部分都溃烂了,那些触目惊心的疤痕里暴露着血管,血管里流淌着褐色的血液。我知道,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英俊的丈夫了。
“娜尼雅,今天天气怎么样?”他说。
“今天天气挺好的,”我强忍着眼泪。
“这里是首都啊!你在窗外能看见什么?”
我看向窗外,那里只有一堵高高的医院的围墙,被漆得白的发慌。但是,我说:“我可以看见圣瓦西里大教堂,还有红场……我能看见克拉姆林宫……那里有一对年轻人手挽着手并排走着……”泪水不知不觉流下了,我抽了一下鼻涕。
“别哭啊,娜尼雅,那真的很美。”他闭上了浑浊的眼睛,努力想象着我描述的画面。
“我多么希望那对年轻人是我们俩……”隔了很久,他突然说,“我变成这个样子,你还爱我吗?”
“当然爱你……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泪水夺眶而出,我跑出病房,一个人在走廊里大哭起来。我已经很多年没这么哭过了。
那天晚上,他就走了,走得很平静。

邱比尔突然为自己的悲观和多愁善感感到奇怪,于是便停止了思绪。

他把第一部分放在一边,翻开了第二部分——那本厚厚的名单。
他对名单倒不是很感兴趣,他只想快点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于是他准备快速翻过这些长长的名单,看那份论文和报告。
一页,两页,三页……页数越翻越多。邱比尔感觉不对:“不可能,这不可能……”
纸页划过的速度越来越快,发出尖锐的“沙沙”声。
终于,他看到了最后一页。最后一页的左下角有一串数字,大概是总计人数。
“个,十,百,千,万……”他禁不住数了出来。最后的数字是五位,最大的那位是九……
最右边褪色的红色印章刻着“苏维埃中央人口统计局”,似乎在说明数据的真实性。
邱比尔眼前发黑,他瘫倒在楼梯上,左手死死地抓着头发。

“不!”一声绝望的呐喊划过天空,就像三十年前那道蓝白色的光一样。

2016-9-14

今天,我过得不是很好。
我开始不能感觉到事物,身边的一切事物。
我只看到血,到处都是血。那个鲜红的颜色吞噬着一切。
每天醒来,我想,我又要再活一天?
我试着去做一些让自己恢复过来的事情。
我把自己灌醉,我打碎玻璃,我呐喊,我哭泣……
我做了很多事情,但它们没用,一切都没有改变。
我看到的世界,
麻木,黑暗,孤独……
像一只黑色的驳船,漂在虚无的海洋中……
这就是死亡吗?

昏暗的房间里充斥着酒精的味道,地毯上堆满了酒瓶和碎玻璃。

邱比尔躺在沙发上,他的头发已经几个星期没洗了,脸上苍老了许多。他拿着一个空酒瓶,狠狠地砸向对面的墙壁。玻璃渣溅落一地。
“那些该死的!该死的核电站实验员!该死的市长!该死的政府!该死的总理!他们统统该死!”他一边大骂那些谎言的缔造者,一边伸手去够一瓶新酒,“该死!最后一瓶喝光了……”
他摇摇晃晃站起身,走向桌子,那里有一个绳套。他拿起绳套,跪倒在父母的灵柩前。
“父亲,母亲,请救赎我……”他呢喃着。
随后,他站起身,爬到了一张椅子上,颤颤巍巍地把绳套挂在了钩子上。
这时,身后的电话响了起来,邱比尔只得去接。
“结果出来了?”邱比尔没好气地说。
“那些资料太多了,政府的审核人员有限,还要一些时间……”
“没有出结果前不要打给我了!”邱比尔十分愤怒。
“嘿!我是以个人名义打给你的。作为你以前的战友兼现在的朋友,我为你的生活状态感到担忧……”
“我的事情用不着你管!”邱比尔挂断了电话,重新走向那个椅子。

“酒喝完后,就一切结束!解脱!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把脖子伸进绳套,电话又响了。
“该死!都不能给个痛快!”

“邱比尔!快看电视!”对方欣喜若狂。
“那该死的电视一直开着呢……”邱比尔转过头去……

“前特种部队成员,我国最优秀的残疾人特种兵邱比尔先生提供的关于三十年前核爆炸事故的资料已经得到证实,那些不负责任的政府、人员和国家将会为他们的谎言付出代价。正义也许会迟来,但永远不会缺席……”

“真TM讽刺!”邱比尔大笑。
他拿下绳套,扔进壁炉里。绳子卷曲着燃烧,火更旺了,映照着一旁的军靴。

2026-4-26

十年过去了,这里经过人们不懈努力,辐射强度已经降到正常水平。已经有许多人在这里定居,小镇似乎正在恢复生机。
邱比尔是第一个重新住进小镇的人。在政府的帮助下,他重修了自己的老屋。现在这个屋子成了一个打卡景点,经常会有人来参观。

这一天,一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屋子前。
“孩子们,这间房子就是揭开谜底的邱比尔的房子!”老师欣喜地说,“他为我们做出巨大贡献,我们一定要好好感激他,记住他!”
邱比尔看着那些孩子,脸上露出笑容:“这样的生活,感觉不坏!”他心想。

“同学们,你们知道邱比尔先生是怎么发现秘密的吗?”老师说,“当时的屋子,破败而又可怖,但他勇敢地冲上破旧的楼梯,找到了隐藏的资料!”
邱比尔听着这个变了味的故事,不禁笑了起来。
“我们要学习他勇于探索的精神!他那捍卫真理的精神!听见没有?我的孩子们……”教师慷慨激昂地说,“无论楼梯上有什么,我们都要努力攀登!”

“无论楼梯上有什么,我们都要努力攀登……”邱比尔喃喃念到,“说得真不赖!”


The End




附录
创作过程 and 一些题外话


这是看见那张图片后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图片

这是第二张

这两张图都出自于《Faded》这首歌的MV,这个MV的意境和那个靴子踏在残破的楼梯上非常符合。
于是我就继续往下想。
这个MV讲述的是一个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出生的少年靠着一张老照片找家的故事……(暂且这么概括一下)
于是我想到了这次巨大的灾难。
然后我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居然看过切尔诺贝利的美剧!
所以思路就来了,我把ZF逃避责任放大了一下
并且以一个靴子为线索(那个靴子真的很帅啊)
构建了一个畸形儿寻根以及揭露惊天秘密的故事。
这个故事顺带包括了事故全过程(以邱比尔父亲邱比尔的视角叙述)
值得说明的是,本小说虽然纯属虚构,但其中的一些人物是有原型的

资料来自[看完《切尔诺贝利》剧照与真实生活中的照片对比,久久不能释怀_网易订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GULDQTF05374DZN.html]

那个给邱比尔(父)绝密资料的核物理学家是列加索夫


妻子娜妮雅是柳德米拉


邱比尔(父)原本为消防员瓦西里伊格纳延科,在这里我把他变成一个飞行员,但直升机用沙土掩埋反应堆是确有其事


邱比尔(子)在现实中其实只活了四天,文中“婴儿的骸骨”对此有所暗示。

再来看一下真实的切尔诺贝利造成的巨大影响(数据来自百科)

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遗症需800年,而反应堆核心下方的辐射自然分化要几百万年;

9.3万人:30多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左右;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疏散了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

50万:参与抢救切尔诺贝利的英雄们有五十万;

20亿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

切尔诺贝利爆炸后的“蓝白光”甚至烧坏了臭氧层。(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政府的做法




致命剂量辐射受害者(图片可能引起不适,已打码处理)







愿逝者安息,英雄永存!


如有建议请指出
如有不足请指出
如果喜欢请支持
谢谢朋友们!

振翮高飞
合理利用原子能真的非常重要,不然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贴贴迷离
看完了,大概用了15分钟,整体基调比较悲伤,很好看

bleake
诡灬稽 发表于 2021-1-17 08:00
看完了,大概用了15分钟,整体基调比较悲伤,很好看

毕竟灾.难背景都比较悲伤,但是最后一幕我想让这部小说明朗起来,不知道效果如何。
说实话,后面几节写的我都抑郁了

wodexc
这是...切尔诺比利?主角的心理描写如果能再细致一点,能体现到社会意义就更好了

bleake
wodexc 发表于 2021-1-31 19:44
这是...切尔诺比利?主角的心理描写如果能再细致一点,能体现到社会意义就更好了 ...

政 府的欺骗,年轻人的生离死别,这些无不是灾 难后的真实写照,如果这7200多字你能够细致地读下来,你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就这么无端评价

wodexc
bleake 发表于 2021-1-31 19:48
政 府的欺骗,年轻人的生离死别,这些无不是灾 难后的真实写照,如果这7200多字你能够细致地读下来,你一 ...

政府的欺骗?你如果没有单单看过西方拍的一部剧,而是更多的了解这个事件的真相,就不会像一个小布尔乔亚,仅仅抒发了一种对政府不满和悲伤。我建议你去看看人民日报社的杂志《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第15期,主角所唾弃的苏维埃政府的体制反而使灾难影响变的更小,不至于出现日本福岛核泄漏那样的严重后果,这是不是你想表达的观点是否有失公允,片面的体现呢?希望作者可以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以一种公正的态度去探讨其中的社会意义,而不是用被一些“有目的”媒体所污染的“自我想象”来编撰出“社会意义”。

wodexc
bleake 发表于 2021-1-31 19:48
政 府的欺骗,年轻人的生离死别,这些无不是灾 难后的真实写照,如果这7200多字你能够细致地读下来,你一 ...

政 府的欺骗?你如果没有单单看过西方拍的一部剧,而是更多的了解这个事件的真相,就不会像一个小布尔乔亚,仅仅抒发了一种对政 府不满和悲伤。我建议你去看看人民日报社的杂志《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第15期,主角所唾弃的苏 维埃的体 制反而使灾难影响变的更小,不至于出现日本福岛核泄漏那样的严重后果,这是不是你想表达的观点是否有失公允,片面的体现呢?希望作者可以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以一种公正的态度去探讨其中的社会意义,而不是用被一些“有目的”媒体所污染的“自我想象”来编撰出“社会意义”。

wodexc
bleake 发表于 2021-1-31 19:48
政 府的欺骗,年轻人的生离死别,这些无不是灾 难后的真实写照,如果这7200多字你能够细致地读下来,你一 ...

zf的欺骗?你如果没有单单看过西方拍的一部剧,而是更多的了解这个事件的真相,就不会像一个小布尔乔亚,仅仅抒发了一种对政 府不满和悲伤。我建议你去看看人民日报社的杂志《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第15期,主角所唾弃的苏 维埃政府的体制反而使灾难影响变的更小,不至于出现日本福岛核泄漏那样的严重后果,这是不是你想表达的观点是否有失公允,片面的体现呢?希望作者可以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以一种公正的态度去探讨其中的社会意义,而不是用被一些“有目的”媒体所污染的“自我想象”来编撰出“社会意义”。

bleake
本帖最后由 bleake 于 2021-2-1 19:27 编辑
wodexc 发表于 2021-2-1 14:56
zf的欺骗?你如果没有单单看过西方拍的一部剧,而是更多的了解这个事件的真相,就不会像一个小布尔乔亚, ...
友情提醒: 本文设定为政府在一次重大事故后对民众隐瞒了实情。
                  本文背景为真实事件,但其中所包含的故事以及角色都是虚拟的,
                  还请各位看官少点吐槽,毕竟这种“历史颠覆型”小说属于科幻。
我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看见这一段文字,苏联zf的确作出了许多牺牲,本文主题也是宣扬一种英雄主义精神,但是这些都是颠覆历史的,与历史不符合并不表示我对历史不尊重,社会意义并不是限于事件本身,而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可以反应现在的一些状况,我也并不是“自我想像”,当时的zf的确对民众有所隐瞒,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特别是反应堆缺陷这一块,他们有对民众提过一个字吗?所有责任全部都堆在了实验人员身上,仅仅是其他人的牺牲隐瞒不了这个事实!

贺兰兰
文笔很好,文章很棒,感情基调把握的很准确,确实是难得的好文
你国科幻小说带师非你莫属

赤牙泰龙
希望可以早日实现可控核聚变,那样就可以减少核裂变所减少的辐射

1900241454
额,见有人就有人头晕目带头人

1900241454
节目他估计没法用募集没图没

1900241454
一涂睫毛膏以一样一个ITIL,天一康园IUIU

1900241454
有人让他一分也没有他哪有人寂寞与他人

1900241454
更好突然有人推荐一人一句涂抹

Gu54
看题目还以为是模型,这种文章挺清新的,故事写得很好,配上题目很有味